不少人体检查出颈动脉斑块,总觉得“不疼不痒就没事”,结果短短几年,斑块像石头似的越积越硬,血管堵了快三分之二,突然某天就天旋地转、胳膊抬不起来,甚至差点引发脑梗!
其实在中医看来,颈动脉斑块不是“年纪大了的必然结果”,而是“瘀血阻滞血管”的信号。
现代人要么久坐不动、气血瘀滞,要么常吃辛辣油腻、滋生瘀浊,再加上情绪急躁、肝气郁结,瘀血裹着浊脂堵在颈动脉里,时间一长就形成硬邦邦的斑块,成了埋在血管里的“隐患”。
对付这种“血管里的瘀堵硬块”,单靠吃降压药、降脂药只能暂时稳病情,真正要做的是“破瘀通脉、清除瘀浊土壤”—— 只要身体气血通畅了,斑块就像堵路的石头被搬走,血管自然恢复通畅。
听起来好像难,其实一味经典中药材就能发挥关键作用,就是被称为“活血圣药”的——三七。
它性温、味甘微苦,归肝、胃经,能散瘀止血、消肿定痛、通脉降脂,既能打通瘀堵的血管,又能防止新的瘀血生成,正好对准颈动脉斑块的“症结”,比普通调理药材更适合化解顽固瘀堵。
对付颈动脉斑块的三大核心功效:
破瘀:三七能穿透顽固瘀血,像“血管清障工”一样,打散颈动脉里的瘀块,慢慢软化已经变硬的斑块;
通脉:打通狭窄的颈动脉通道,让血液顺畅流向脑部,头晕、手脚无力、眼前发黑这些症状很快就能缓解;
护脉:在疏通血管的同时,还能保护血管内皮,减少浊脂附着,从根源上防止斑块再次形成。
具体怎么用?分享一个真实医案:
58岁的李女士,前年体检发现左侧颈动脉有2.1mm的斑块,平时总觉得脖子僵硬、脑袋昏沉,爬两层楼就心慌气短,偶尔还会突然手脚发麻。
看她舌质暗红、舌下络脉青紫,苔薄白,脉涩,辨证就是:瘀血阻滞,脉络不通。
开方:三七(研末冲服)、丹参、葛根、川芎、红花、茯苓、白术、炙甘草。
其中——
三七 + 丹参:强强联合,破瘀活血、通脉散结,直攻颈动脉深处的瘀堵斑块;
葛根 + 川芎:葛根升阳通脉,川芎活血行气,一起打通头部经络,缓解头晕僵硬;
红花:增强活血之力,加速瘀血消散,让斑块缩小更快;
茯苓 + 白术:健脾祛湿,减少体内浊脂生成,避免斑块“养分”补给;
炙甘草:调和诸药,护住脾胃,避免活血药材伤正气。
李女士按方服用,每天将三七粉分两次冲服,10天后就觉得脖子不僵了;连服3个月复查,斑块缩小到0.8mm,头晕心慌全没了;再巩固1个月,复查时斑块基本消失,血管通畅度恢复正常!
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食疗小妙方——三七通脉饮,日常喝能帮着通血管、稳斑块,还不用担心药性过强。
做法:取三七粉,山楂,陈皮,先把山楂、陈皮放进养生壶,加 500ml 水大火烧开,转小火煮15分钟,放温后加入三七粉搅拌均匀,每天喝1次,早晚均可。
功效:活血破瘀、理气通脉、健脾化浊,不管是已经有颈动脉斑块的朋友,还是经常久坐、爱吃油腻的人,日常喝都能给血管“保驾护航”,让瘀堵无处可藏。